何以笙箫默小说 > 穿成寡妇后,我成了京城首富 > 第17章 顺路捎个人

第17章 顺路捎个人

    面前这老者一脸富态,面目慈祥,看样子不像坏人。

    苏晓晓听旁边的人在说,其实这老者是镇上有名的医馆慈安堂的老板。

    此人姓李,大家都亲切地喊他为李先生。

    苏晓晓为了给李先生留下个好印象,本着童叟无欺的心情,才跟他讲了这老虎皮上的瑕疵。

    李先生笑了笑,“我早就注意到了,没想到你如此诚实。不过不影响,我觉得这虎皮值这些钱就是值这些钱。”

    苏晓晓一听,那敢情好,忙说道:“李先生真的是通情达理,大人有大量!”

    “哪里,哪里,小娘子客气了!”

    这件事办完之后,苏晓晓带着银两,心里开始想着今天要买点什么回去。

    她尽量避开人群,害怕自己身上带着银两太多,招摇过市引起别人的注意。

    咕噜噜……

    苏晓晓肚子里传来一阵叫声,她看一下时间,正好中午了,该吃午饭了。

    那就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其他的。

    苏晓晓听说镇上有一家特别有名气的饭馆叫八仙楼。

    里面的东西可贵着,苏晓晓手里攥着银两掂量着,心说这些钱应该够她进去大吃一通的吧?

    但是她不能那么做,她在八仙楼外面站了一会儿,即使在酒楼外面也能听到人声鼎沸,门口是店小二迎客的声音,走进去的都是一些骑着高头大马,或者是坐着马车过来的衣着十分光鲜的有钱人。

    苏晓晓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等姐以后有钱的,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好好地大吃一顿。

    她这些钱还要买粮食,买菜和生活用品,解决好吃喝问题再说。

    苏晓晓想到这里,去街边的面馆自己要了份打卤面,小菜都没舍得要,也算解决了一餐。

    其实打卤面也不错了,苏晓晓这几天都吃的苞米面,胃酸都吃出来了。

    毕竟打卤面还是白面做的,里面卤子有肉丝和梅干菜,加上一些黄瓜丝和胡萝卜丝当配菜,这碗面条只花了两文钱,简直太值了。

    苏晓晓吃饱之后,又管面家要了一碗人家煮面的汤水,自己安慰说是原汤化原食。

    吃饱喝足之后,她这才重新回到集市上。

    经过粮油米铺,买了一小袋米还有十几斤的白面,她想到自己一会儿要买的东西很多,得先租辆牛车才行。

    马车的话太贵,牛车就是慢了点,不过也一样拉东西。

    结果,苏晓晓逛着逛着,看中了一辆牛车,直接花了五两银子买下来了。

    这辆牛车买的很值,那头牛还是青壮年,很精神,很能拉货。

    正好将买的米面装上去,她也省着自己背了。

    苏晓晓记得菜园子里的长了很多的荒草,原主实在太懒了。

    她决定自己将菜园子弄一下,到时候种点菜什么的,就不需要没菜吃的时候还要吃那些野菜什么的。

    她接着又买了一些调味料,想到做饭的时候要用,就不用再管人家王婆婆家去借用了。

    另外,苏晓晓想到自己现在身处险境,平时不是刘婆婆就是一些其他的什么村里的地痞流氓过来骚扰她,她得给自己打造几把防身的武器。

    什么飞镖和匕首,还有一把弓箭,远程射杀那些大型的动物还挺有用的。

    想到家里那床脏兮兮的,根本无从睡下的棉被,苏晓晓狠心又买了两床新棉被回去。

    买这些不算是她乱花钱,生活必需品。

    苏晓晓路过糕点铺,给两个孩子买了一包桂花糕,一包长白糕。

    想着带回去两个孩子一定十分开心。

    不仅是孩子们开心,其实她也十分想吃。

    看着牛车上装了满满一车的东西,苏晓晓感到十分满足。

    她一看时间,马上就要到傍晚十分,她得抓紧时间赶回家给两个孩子们做饭。

    路过慈安堂,苏晓晓想到,要给家里受伤的男人买点汤药回去。

    他身上的伤口还没有痊愈,需要一些治疗外创伤的药调理一下。

    苏晓晓走进慈安堂,里面的小伙计十分热情地招待了她。

    “我想要一份治疗创伤的中药,伙计,你帮我开一个疗程的吧!”

    苏晓晓在等药的时候,才发现这慈安堂里面非常大,在里面坐堂给人家把脉看病的老中医就有好几位,并没有看到今天买她虎皮的李先生。

    一打听才知道,李先生在慈安堂后院专门开的一间诊室给人家看病。

    李先生只给一些疑难杂症,这些前面坐着的医生看不明白的病,他才会出来帮着瞧一下。

    “怪不得,没看到李先生呢!”

    苏晓晓拿着小伙计包好的中药,自言自语道。

    “姑娘,你有什么事要找我们李先生吗?”

    “没,我没事儿!”

    “你认识我们李先生吗?”

    “不,我随便说说的!”

    苏晓晓赶紧拿着中药包出了慈安堂。

    走到门外,苏晓晓抬头看了看慈安堂金碧辉煌的牌匾,心中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总觉得日后自己要跟这里有一些关联。

    前世的记忆吗?苏晓晓也有点发懵。

    她带着这些东西,赶牛车往家走,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本村的女人。

    她领着两个孩子,一个十岁多,一个小一点七八岁的样子,正着急往家赶路。

    看那方向应该是同一个村里的,她身上也背了很多东西,估计是今天去赶集的时候买的。

    女人累得气喘吁吁的,苏晓晓一想到自己可以顺路带上她们俩一程,就停下牛车。

    “嫂子,我看你们应该也是百花村的吧?我正要回村,可以顺路带你们一程。”

    那女人抬头看了一眼苏晓晓,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

    “这不好吧?”

    她还犹豫上了。

    苏晓晓见这女人四十多岁的年纪,脸上已经有点沧桑的感觉,看得出来日子过得很辛苦,其实本人可能没有四十岁吧。

    苏晓晓莫名其妙升起一股同情来,这年代的女人要说辛苦那是真的挺苦的,常年劳作,带孩子出去种地,一般来说,家里不生个七八个孩子都少了。

    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那简直损伤太大了,生完一个马上就老了几岁。

    苏晓晓报之一笑,说道:“上来吧,我们顺路!”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2466/420301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