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大唐好圣孙! > 第三十八章 天价彩礼

第三十八章 天价彩礼

    李象听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表面上是在问这场糊涂案子,实际上老李的核心目标指向的是世家门阀。

    而这个博陵崔氏,和他阿翁李世民也颇有渊源。

    四年前,也就是贞观十二年修订《氏族志》的时候,修订人员竟公然将博陵崔氏列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很是不满。他指出: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于是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重新列皇族李氏为第一等,皇后家族长孙氏为第二等。

    即便是经过历代皇帝打压,世族门阀仍旧在大唐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政治资源。

    就算是有了科举,也无法撼动世家的地位分毫。在唐德宗兴元元年至唐僖宗乾符二年的九十二年里,其中有两年停了科举,在剩余的九十年中,范阳卢氏考中进士科者足足有116人,而进士科以外的科目还没算入在内。

    仅仅是范阳卢氏一家便已经如此,更何况像他们家这个级别的还有六家。

    门第高,自然人气就旺。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经感慨,人生三大恨之一,便有没能够娶五姓女这一条。

    到了中晚唐时期,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真正摧毁世家门阀,终结了这种上攀门第的风气,避免华夏催生出如印度一般的特色种姓制度的,还得是黄巢。

    “那巨富出了多少钱,竟然令这博陵崔氏的远房不顾颜面?”李象一脸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放下筷子,叹气说道:“五万贯,足足五万贯啊!”

    别说是那博陵崔氏远房了,就他老李也觉得这钱不少了。

    君不见因为三万贯,御史们就能打了鸡血一样去弹劾李承乾铺张浪费。

    末了,老李恨恨补充一句:“就算是天家嫁女,也未曾收过五万贯的聘礼啊!”

    “阿翁自然是与那些个世族不同,”李象立刻说起甜话拍马屁:“阿翁对待每一位姑姑,都是如同珍宝一般,怎会是像那些世族一般视若赚钱的财货?”

    “更何况阿翁每次嫁出姑姑时,必然要陪送上比聘礼更为丰厚的陪嫁,这不更是衬托了阿翁的高大,以及那些個门阀的矮小?”

    这也就是在大唐,不然的话门阀非得被打成物化……不对,收钱的事儿,对于那些个精致利己的“媎妹”们来说,怎能说是物化呢?

    好歹五姓女还能带来门第的荣耀。

    听到李象这熨帖的话语,李世民老怀大慰地笑道:“还是象儿知我,哈哈哈……”

    又看向李明达道:“若是将来兕子出嫁时,阿耶必然给你准备比长乐更加丰厚的嫁妆。”

    李明达听到这句话,低下头讷讷地说道:“我才不要出嫁,我要永远陪着阿耶。”

    李世民没说话,叹了口气,伸手在李明达的头上揉揉。

    女儿的身子不好,他又何尝不知道?

    希望孙神医有办法吧。

    见场面有点伤感,李象便出言转移话题道:“既然那崔氏已经许下前一家,自然是没有一女二许的道理,事情毕竟要讲一个先来后到,价高者得算是什么道理?”

    “只是经过这等事情一闹,怕是这崔家的女儿……”

    “象儿想多了,那五姓女何等荣耀。”李世民酸溜溜地吐槽道:“就算是再嫁,仍然会有人趋之若鹜,把他们家的门槛都踏平!”

    李象笑了。

    “象儿何故发笑?”

    “阿翁所患者,不过世家门阀势大耳。”李象笑得十分像诸葛亮,就差一柄鹅毛羽扇轻摇:“孙儿有一计,定能限制那世家门阀势力!”

    “你一介孩童,能有什么好办法?”李世民瞥了李象一眼。

    嘿,你这老登……

    李象深吸一口气,反驳道:“阿翁休要小看人,孔子都说后生可畏,您怎么能因为年纪而小看孙儿?”

    一旁的李明达掩嘴轻笑,一双大眼睛笑得弯弯的,亮晶晶地看着李象。

    “象儿所言,言之有理,阿耶……”

    宝贝女儿都发话了,李世民还能怎么办呢?

    “你说吧。”

    听得出来,老李的语气有些无奈。

    李象抬头问道:“阿翁可有玺印在旁?”

    “王德,去将案几上的玉玺拿来。”李世民吩咐王德说道。

    王德很快便将玉玺拿来递给李象,李象指着那玉玺说道:“阿翁请看,若是将书本刻成如同玉玺一般之物,岂不是免去手抄书籍之烦扰?亦可将书本的价格快速打下来……”

    以李世民的聪明,这种东西不难理解。他眼前一亮,不过很快又说道:“东西是好东西,只是你也过于想当然了。”

    他倒也不是故意打压李象,只是想让这孩子认清现实。

    “你指望这个东西去撅世家的根基,伱可知道世家之根基所在?”

    “是一代一代积攒下来的人望,以及在全国各地的政治资源!世家门阀以及其门生故旧,还有以联姻组成的势力,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仅仅想凭借更廉价的书籍,便想撬动他们的根基?”

    老李后面的那句话没说,但从表情上看,能读出来“你小子就是在做梦”。

    李象倒也没意外,这一点他当然知道。

    提一嘴印刷术,只不过是顺口说一句罢了,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

    “印刷书籍,只不过是第一招罢了。”李象成竹在胸地说道:“第二步,便是改革科举制度。”

    “你说吧,我听听。”

    李世民也没指望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说出什么花儿来,但话说回来,在十二岁便能思考这些东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他也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便准备让他说一说,而后指出其中的不足。

    看到李世民那不是很重视的表情,李象的心中愤愤不平。

    竟敢瞧不上我?

    等会儿希望你还能保持这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白天还有一章,第二轮流量低,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周都是三更兽。)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2372/42010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