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48章 连吃闭门羹的岛国商业代表

第248章 连吃闭门羹的岛国商业代表

    “七百八十万!!!老天爷,我们仅仅三天时间,但是电视机一项,公司就挣了七百八十万!!!”

    “同志们,你们谁能拍拍我,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睡醒。”

    “真是邪了门了,咱们国内的老百姓,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购买能力了?”

    “别说是你,我也觉得纳闷,别看彩色电视价格下调到和进口黑白电视机相同,可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公司每天限量供应的两种彩色电视,几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简直是疯了。”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这是真的。”

    百货大楼地下室。

    原百货公司的一众领导个个目瞪口呆。

    随着前三天的销售统计出炉,众人皆是一副受惊过度,难以置信的样子。

    最让人震惊的不是销售总额,而是电视机的成交金额。

    北方机械公司每天限量向百货大楼,供应一千台21寸彩色电视和一千台14寸彩色电视。

    物资稀缺年代,任何罕见东西摆到货架,都有可能被一扫而空。

    可是话说回来。

    两种彩色电视的价格都不便宜。

    即使是14寸彩电,单台也有900元。

    即便到了82年,普通人平均工资也不过是从几十元上升到一百元。

    不代表大家有实力,购买一台近千元的电视。

    陈大力一边拍着脸,一边看着面前的销售单。

    在林凯峰的主导下,百货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建。

    首先将位于四楼的办公区搬到地下室,地面四层楼全部变成销售部门。

    三天的时间里,百货大楼各种商品销量火爆。

    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万。

    其中占据大头的自然是彩色电视。

    瞧着众人大呼小叫,难以置信的夸张样子,林凯峰淡淡一笑道:“各位,你们先冷静冷静,出现这种供销两旺的情况,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放眼全国,老百姓消费能力确实有限,但是放在我们当地,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

    话音落下,不少聪明人马上反应过来。

    全国范围内,人均工资只有100元。

    而在当地,情况真的就不一样了。

    北方机械公司所在地,各个单位几乎都围着该公司吃饭。

    财大气粗的林凯峰在职工薪酬和各项福利方面,表现的十分大方。

    别的企业,人均工资只有100元。

    到了北方机械公司这里,内部职工单是月工资,就已经超过了200元。

    更别说每月的奖金,季度福利,年底分红。

    若是在生产工作当中表价优越,个人还能得到的各类现金奖励。

    县城几十万人的整体收入,统统受北方机械公司影响。

    北方机械公司效益一天比一天好,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一天天水涨船高。

    放眼市里,情况大差不差。

    全市大大小小,无数的企业和工厂,也都围绕着北方机械公司展开生产加工。

    在良性循环的引领下,当地购买力远超全国任何一个地区。

    陈大力唏嘘道:“真的没想到,我们当地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条件会变得这么好,一切的一切,都是林总经理的功劳。”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

    众人在陈大力的带领下,纷纷称赞林凯峰功不可没。

    不仅是创汇大王,更是当地的财神爷。

    每年,北方机械公司除了向有关部门上缴大量税收,还会带动无数人就业。

    大力提高当地经济水平。

    林凯峰谦虚道:“大家过誉了,没有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没有各兄弟厂家的协助,我们北方机械公司纵然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

    “同志们,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帮手,百货公司同样也不例外。”

    “百货公司更名为百货大楼,通过微笑服务,敞开供应,为老百姓们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大家一定要再接再厉,现在取得的成绩,只是我们万里征途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以点带面,将百货大楼模式推广到全省,推广到全国。”

    “哗啦啦……”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众人在百货系统工作半辈子,转行干别的工作,属于强人所难。

    从林凯峰话中的意思分析,百货大楼模式很快就会推广出去。

    全国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百货公司。

    一旦林凯峰大张旗鼓地入股其他城市的百货公司,对各地的百货公司进行改造升级。

    现场这些人,必然会被派到全国各地独当一面。

    身为领导干部,没人不想进步,没人不想再往上多走几步。

    林凯峰这番话,听着众人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就在全国各地,建立一大批百货大楼。

    “八嘎!!!林凯峰这个混蛋,一点合作的诚意都没有,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百货大楼十几公里外,友谊宾馆。

    来自东芝集团的代表小林浩二破口大骂。

    对面的翻译胡长安安慰道:“小林先生息怒,北方机械公司不是不想见您,实在是分身无暇。”

    “机械公司总经理林凯峰同志,最近忙于商业改造的事情,请您耐心多等几天,我们当地会尽快安排您,和林凯峰同志会面的。”

    “够了!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两次了!!!”

    小林浩二拍打桌子,怒斥当地怠慢外宾。

    怀疑林凯峰不是分身无暇,而是故意避而不见。

    北方机械公司和米国的百思买集团,以一种瞒天过海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按照米国相关法律法规,无论该公司是独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只要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米国人,米国当局就会将这家公司认定为米国企业。

    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合资公司大量向北方机械公司发来商品订单。

    以商品零配件的名义,从北方机械公司订购成品家用电器。

    抵达米国,这些商品被送进合资公司的下属工厂,经过一番贴牌改装,摇身一变成了土生土长的米国货。

    物美价廉的龙国家电对岛国电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以索尼集团为首的几大电器企业,拿出了最常用的商业手段应对。

    和米国企业打价格战。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2194/422013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