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美洲日不落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平洋电气和特斯拉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平洋电气和特斯拉

    南斯拉夫王国首都,贝尔格拉德,一座充满东正教气息的城市。

    整座城市除了那些象征上帝的教堂,也就只有几栋汉国和西罗马的建筑比较显眼。

    其中西罗马的贸易大楼,以及太平洋电气投资的贝尔格莱德大楼,是这里最近几年,最出名的地标性建筑。

    虽然这两栋大楼中最高的贸易大楼也才堪堪达到一百零一米,但却已经是当地人眼中,了不得的存在,就连只比它矮十五米的贝尔格莱德大楼,在当地,都算是家喻户晓的存在,甚至以第二高建筑,写进了当地的中学教科书。

    与之相比的是这两家外国公司在当地招聘的火爆,相比于资源狭小,内部工商市场不足,工业落后的南斯拉夫,作为西罗马和大汉的这两家企业,给当地人提供的就业水平,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甚至超过当地的一些中低档官员。

    也正是以往如此,去这两栋大楼里工作,成为了很多南斯拉夫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终究这只是虚妄,作为外资企业,哪怕是太平洋电气这样以发电,乃至电力运输为主,工程量巨大的企业,其实真正的文职,尤其是管理人员,也不过四五百人,哪怕再扩招一部分,把当地的那些有用的“关系户”都拉进来,也最多不超过一千二百人。

    这还是太平洋电气考虑当地那些上层的情况下,如果不需要考虑,完全可以继续保持如今一栋大楼几百人的规模,每层楼塞个十几二十号人,空旷的办公。

    而对于大多数南斯拉夫人精英来说,他们其实对于加入这两家公司,根本不抱有任何兴趣,他们真正看重的其实是这两家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南斯拉夫王国,使得他们的工业化进程加速。

    毕竟如今南斯拉夫的工业水平,在整个欧洲确实是属于“倒数”的行列,哪怕是在经过周边几个大国的“轻微投资”,其实也最多能够生产出几万吨钢铁罢了,这个数字和那些大国动辄百万的数字,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当然,你要说一点风险都没有的话,也不可能,最起码如果建成之后,当地的反悔,甚至学俄国佬给你来个没收,那到时候可就不是涨四倍的好处了,而是倒跌四倍的坏处了。

    毕竟公司的那些股东再蠢,再短视,也是会算账的,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自从太平洋电气宣布拿下未来三十五年的南斯拉夫王国专属发电,供电权后,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从最初的七毛涨到了如今的一块八。

    这些费用都是由太平洋电气公司一家公司承担的,而南斯拉夫付出的代价就是后续三十五年的特许经营权。

    也正是害怕这个原因,所以最近太平洋公司一边出售部分股份给皇室资产科下属的荣耀银行,企图把南斯拉夫项目绑定在皇室,最后间接绑定到大汉帝国身上,另一边则是将位于南斯拉夫的太平洋电气整合为子公司,并出售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以低价的方式卖给南斯拉夫王室,进行第二层保证。

    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的南斯拉夫官员,哪怕是见多识广的朱道都难免有些惊讶,毕竟在他的印象中,斯拉夫人个子并没有这么高,而且这个个子,估计都不止一米九了吧,可能都两米了。

    可见身高并不是致命的缺点,要是按照身高来评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地位,那么日本人将被开除“人籍”,拿破仑将走不出科西嘉岛。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验汉国高层的处理能力了,是愚蠢的使用蛮力,把事情弄僵,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还是运用在中东战争,乃至非洲划分后,在欧洲建立起来的影响力,这种“权衡手腕”,是普通人难以形容的。——

    “宰相阁下,欢迎您来到贝尔格拉德——”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南斯拉夫这样的国家,其实对于外资是相当友好的,毕竟如果单靠他们自己,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而类似太平洋电气这样的外国公司,就是一個巨大的“招牌”,哪怕当初引进的时候,让出了三年免税,两年半税这个让当地人“后悔不已”的条件,但从严格意义上讲。

    甚至就连当地为数几个“火力发电厂”也是太平洋电气投建的,甚至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让渡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给南斯拉夫王国当局。

    这种模式有点类似后世某些地方修高速公路,我把路包给你多少年,你给我修好。

    上了“龙马车”的朱道上车后的第一句就是:

    “这帮人吃什么的,长这么高??”

    如果没有太平洋电气,当地的电力基础设施,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也不可能这么快让整个贝尔格拉德以及其周边地区都通上电。

    看着眼前这些为他献花和送当地美酒的少女,朱道很自然的套上花环,喝了一口少女倒进口中的美酒,喝完后,点头竖起大拇指,引起了一阵欢呼,以及不断的“快门声”。

    翻了一倍都不止,而且这个数字还是保守数字,随着未来投资完成,进入收获期,根据那些股评家的估计,整个太平洋电气的股价还会持续上涨,最起码要比目前一块八的股价,还要再翻一倍,也就说太平洋电气从拿到“特许经营权”后,从现在和未来价值中,已经上涨了至少四倍。

    而这也是整个世界上,除了殖民地之外,大多数“跨国公司”都要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经营,以及在当地的资产,不受当地势力的侵害。

    “哈哈……”

    虽然很多人习惯性的将“舰炮外交”放在嘴边,但作为一个半内陆国,且还是地中海沿岸国家,想要对南斯拉夫开展舰炮外交,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想要干,欧洲列强也不会答应。

    甚至发展到如今,太平洋电气在当地的雇员就超过七千人,而且这还不是最终数据,因为按照太平洋电气和当初南斯拉夫当局签订的协议,要在五到八年时间内,为当地建设一个完整的输电,产电为一体的电气网络。

    按照太平洋电气的估计,最起码在下个世纪到来之前,太平洋电气公司的利润都是稳定的,而这也是太平洋电气敢答应这样“自己垫资”的苛刻条件的原因。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在合影的环节,只有一米七四的朱道还是表情淡定的直视前方,至于是否会出现所谓的“有辱国格”,在朱道这样的老江湖看来,并不算什么,毕竟身高是身高,国家是国家,日本人矮吧,据说在中非,他们能够拿着武士刀把那些身材健硕,跑的贼快的土著,打的“抱头鼠窜”,而且还是只用武士刀和刺刀的情况下。

    前排接车的大汉驻南斯拉夫公使黄伟立马听到这话,直接笑出了声,随后可能意识到了不对,紧跟着做出解释:

    “这当地人,主要就是塞尔维亚人,这塞尔维亚人本来个子就高,在整个欧洲都是出了名的。”

    “至于您看到的那个官员,嗨,这家伙其实在当地也很少见,毕竟这个国家其实并不富裕,当地身材高大的人是不少,但其实受困于物质条件,还是正常水平,没有太过夸张……”

    虽然黄伟解释的很充分,甚至连“营养”这个最近几年才在汉国科学杂志发表出来的科学名词,都整出来了,但是朱道还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才一米六多,这帮人的身高比我们还高,要是他们物质水平和我们差不多,得长多高,疯了吧!!”

    (此时汉国的平均身高,因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在大国中遥遥领先,平均身高一米六八。)

    “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朱相我就知道一件事,就是他们那个国王个子不算太高,比您还矮一点,也不知道是退化还是怎么着,反正估摸是欧洲这帮家伙乱通婚搞出来的。”

    (此时欧洲流行血统纯粹理论,鼓励贵族内部通婚。)

    “不过也好,大家都是个子高,没什么心眼,你说他们有没有心眼??”

    朱道看着窗外的街道,突然问了一句。

    “心眼,这帮南斯拉夫人其实据我观察,心眼要比那帮希腊人要大,我原来在希腊当公使,希腊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难缠……”

    “屁事都没有做,就开始要好处,而且这帮家伙总有一种幻想,就是他们真的可以从俄国人手中把爱琴海拿回来……”

    说到这里,前排坐着的黄伟,直接笑出了声。

    虽然汉国明面上支持希腊讨回属于自己的领土,实际真正付出援助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瑞典。

    毕竟无论从人口,还是工业,乃至对俄国的威胁来看,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都是最好的对象。

    甚至就连实力还算可以的南斯拉夫,去年最高潮的时候,也只是给了一些缴获自俄国人的旧式武器打发了事。

    从这就可以看出,汉国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朱道指着一栋有着汉字招牌的大楼对前排的黄伟说:

    “那栋大楼就是那家太平洋电气的吗??”

    “对,就是那座,西城那边还有一家叫贸易的大楼,是巴黎的一家石油公司,负责当地炼油,输油等有关石油的生意,算是垄断了当地的石油产业。”

    朱道微微颔首,最后问了一句:

    “当地华人吗??”

    “不多,总共也才四百号人,全部住在贝尔格莱德南区的一处外国人公寓里,其中一部分是南太平洋电器的员工,还有一部分是一些在当地做生意的小商人。”

    “你们能够联系他们吗??”

    “大部分可以。”

    “以公使馆的名义给他们发一个请柬,就说我作为本土来的宰相,请他们吃一顿饭,慰问一下他们。”

    黄伟诧异的看了一眼后视镜中老神在在的朱道,最后“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下来。

    而作为后排的朱道摩擦着手中当地送的花环,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

    贝尔格莱德大学,作为当地最古老大学,在经过这些年南斯拉夫当局拨款维修,并重建一部分后,整所大学,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老旧,甚至在最近两年,甚至还在太平洋电气公司的帮助下,通上了电,使得学生晚上也能够上学,去图书馆了,极大了增加了学习效率。

    虽然随之而来的是作业,考试的增多,但对于整个南斯拉夫未来大汉帝国人才培养,其实是值得的。

    “嗨,尼古拉,你还在搞你那个发明吗??”

    尼古拉.特斯拉顶着蜂窝状的头发,抬起了那张因为长期熬夜,有些发黄,黑眼圈浓郁的长脸。

    “卡契,我想伱一定想不到,我已经想到了一种新科研方向,我们完全可以造一个超级输电系统,让全世界的电力都互通起来,这样我们的能源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用,全世界的工业会以最合理,最快速的方式生产出来,而我们只需要造一个调节器,将电力调节到需要它的地方,需求少的地方,我们就以低效调配,反正他们也用不完,需求多的,我们可以根据等级调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整个世界的潜力发挥出来……”

    “还有就是,目前的电力收费方式简直太原始了,看看太平洋电气他们都干了什么,他们竟然要求每家按月包电,什么概念,这不就相当于用的多的和用的少的,他们的价钱是一样吗??”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械,造出一个测量电力峰值的电力表,这种电力表,甚至可以进一步衍生为水表,各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表,以后我们加油,就不需要用测量了……”

    (此时加油很多都有测量工具,不是后世那种按表走的方式。)

    尼古拉.特斯拉越说越有劲,最后直接表示:

    “上帝啊,我们可耻的浪费了地球那么多资源,如果可以用表来测量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算出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能源,有了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对所有人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做出反应,最后搞出合理的配置,不至于让有些人浪费了那么多资源,还没有任何代价!!”

    年轻的尼古拉.特斯拉放在后世,绝对是一个“环保青年”,提起能源,资源,就两眼放光。

    而在他对面的同学卡契则是一脸习惯的歪了歪脑袋,跟着说:

    “听说了吗,汉国人来了汉国的宰相来了,也就是他们的首相。”

    “他姓朱,多么好记的姓氏。”

    “嗯哼,但是这和我们有关系,他能帮我们免掉学费吗??”

    别看尼古拉.特斯拉这个人很“疯狂”,但他其实很容易看透事情的本质,越看透,他就越无所谓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因为这些事对于他的科学研究,毫无用处。

    毕竟他找了贝尔格莱德大学科研基金会十几次,他们每一次都不拨款,甚至只把款拨给他们所需要的学生。

    什么是“需要”,恐怕是背景需要吧!!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对于那个所谓的汉国宰相,根本不在乎,除非对方从天而降告诉他:

    “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不如随我加入大汉科学院,每年给你拨款一千万华元……”

    “唉,你怎么能这么说,据我从老师那了解,这位汉国宰相在昨天晚上的时候宣布要每年提供三十万华元奖学金,供南斯拉夫的学生去汉国留学,虽然这些都需要经过公使馆的审批,但我觉得以你成绩,是完全可以的,毕竟你写的论文,教授有时候都看不懂。”

    卡契是个“高情商”的人,硬生生把教授口中的“一文不值”,说成了看不懂。

    “三十万华元,一个人能分多少??”

    尼古拉好像十分在意可以拿到多少奖学金。

    “好像是有二百个人,一个人就是一千五百华元。”

    卡契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向往的表情,毕竟在这个时代,一千五百华元,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也赚不到的钱,尤其是南斯拉夫这样的穷地方,当地普通人每年也就是几十华元,甚至有些山区的人更少。

    “这么多??”

    尼古拉.特斯拉听到具体数字后,双眼立刻绽放出了光芒,嘴里喃喃自语:“买铜丝,最少需要六百第纳尔,按照目前的一比四的汇率,也是一百五十华元,如果算上铁块,租机器的费用,这笔钱完全可以实验三次,甚至节省一点,可以做四次……”

    “卡契,我们现在去汉国公使馆吧,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去汉国的!!”

    尼古拉.特斯拉说完,就直接背起书包往校园外走去,还没等他走几步,就被卡契拉住:

    “我们还怎么样推荐信呢!!”

    “就是需要教授写一份推荐信,要不然谁知道我们是谁。”

    本来还好好的尼古拉.特斯拉听到“教授和推荐信”后,立马呆住了,不仅仅他在学习里,可没少因为论文,学术的问题得罪老师,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问的下不来台。

    以至于在背后,有人都称呼他为“撒旦尼古拉”,与那位让南斯拉夫人痛恨的东罗马皇帝尼古拉同异。

    “这样,推荐信我去想办法,你去把你那些研究整理一下,毕竟现在盯着这笔钱的人这么多,没点实力怎么行!!”

    尼古拉.特斯拉点了点头,随后想起了他的另一个设想,他觉得这玩意,汉国人应该需要。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1255/420990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